2025-01-08 23:17
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文旅热”可谓遍地开花。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等的加速融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文旅市场,已成为当前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力的“必修课”。新的一年,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岁末年初,又有城市展示了谋求文旅“出圈”的决心。元旦前夕,2024“冬游广安”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旅游区举行,热情邀约省内外游客,共赴一场“冬游广安、乐享心安”的文旅盛宴。
活动期间,该市聚焦“冬游广安、乐享心安”主题,精心整合自然和人文优势资源,倾力推出赏雪场景、文旅新场景、重点景区、研学旅游、特色住宿、广安美食等6类冬季旅游产品;精心策划冬日浪漫冰雪之旅、伟人故里红色之旅、春节团圆亲子之旅、巴风賨韵探秘之旅、缤纷非遗烟火之旅5条精品旅游线路。
此外,还将组织开展新春送福民俗、红色故事宣讲、“冰雪奇缘”青年社交局、演艺巡游、新春灯会、千龙千狮闹新春、文博大展、非遗展演等“百场”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广安还将推出500万元文旅消费券、5000张免费景区门票等千万文旅消费大礼包……
多重大手笔的背后,这座以“故里”而著称、撤地设市不到30年的年轻之城,打造文旅新形象、强化文旅核心竞争力的雄心呼之欲出。
客观说,在近年来愈发激烈的文旅市场竞争中,广安的存在感并不算太强。即便仅从四川省内来看,广安也算不上文旅风头最盛的那一个。但是,这座城市的文旅资源,不管是从IP价值上,还是从数量规模看,都不可低估。
根据《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披露的数据,广安共有六大类文化资源24762处,旅游资源7969处(其中新发现新认定 2715 处;评定五级旅游资源54处,四级旅游资源260处)。并且,这些旅游资源的类型也比较多元。囊括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类型。
就文旅IP而言,广安作为“故里”的文旅招牌早就名声在外。近年来,广安更是明确提出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以改革开放精神谱系为核心,美嘉体育注册发挥在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将故里旅游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挥清凉优势,将华蓥山打造成为川渝地区生态康养旅游名山,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聚焦“水上、船上、岸上”三篇文章,重点打造“一道一镇一线”,努力将“千里嘉陵,武胜最长”变为“千里嘉陵,广安最美”。
此外,广安富有特色的生态禀赋和地理条件,在多元化文旅场景的打造上也具有“先天优势”。众所周知,提升文旅市场竞争力,文旅场景的创新至为关键。而广安拥有“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和嘉陵江、渠江”这样的“三山两江”地理空间格局,为文旅场景的创新和不同业态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去年9月底,广安文旅新地标——“千年渠江恋·广安不夜城”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依渠江、广安区滨江路南段而建,以广安千年文化为背景,体验型消费为特征,打造800米沉浸式宋韵商街。引入时下火爆的“不夜城”模式,着力打造集餐饮美食、特色小吃、休闲娱乐、国风国潮体验、文创零售5大主题的沉浸式文商旅街区。这实际上就是因地制宜地把江景与夜景、自然风光与商业场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望给游客奉上具有广安特色的全新夜游体验。
广安不仅文旅资源“家底”丰厚,而且在分布上也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基本上“2区4县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的定位。如广安区提出,做响“小平故里行”,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前锋区明确,加快四方山康养旅游区建设,打造锶茶原乡;华蓥市提出,加快“华蓥山上居”高端民宿聚落建设,创成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岳池县,则要创建全省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县域试点,打造川渝农家文化旅游目的地;武胜县致力于推动“嘉陵江畔游”加快成势,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邻水县,重点布局华蓥山东麓百亿文旅项目,推动优质资源串点成环。
“一县一品”的特点在提升地方文旅市场整体竞争力上将释放两个方面的红利。一是,给游客提供的选择多,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利于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毕竟,文旅资源若过于单一,也就意味着外地游客选择的“成本”过高,相应地也就意味着前来“打卡”的动力下降。这方面,像近年来贵州在“全域旅游”上的成功,就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样本。
二是,不同区县都有自己的文旅招牌,在增强地方文旅市场“1+12”的整体吸引力的同时,也意味着会更容易在内部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从而有助于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之所以要强调创新,是因为当前文旅市场的竞争,早就过了仅靠资源比拼,或是依赖于传统的景区资源来吸引游客的阶段。
纵观这些年不断“出圈”的网红城市,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天水、隰县等,几乎都非传统的文旅强市。它们的“走红”虽然具有一定偶然性,但都与地方特色被“意外”发现和放大有关。这意味着,要想提高“出圈”的概率,特别是实现从“网红”向“长红”的转变,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放大地方特色。
近年来,广安在文旅场景、产品、业态等方面的创新,应该说正处于持续发力的阶段。如据广安日报,预计于在2025年春节前对外开放的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目标是要打造为小平故里新名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节点以及全国最大村级博物馆聚落,弥补广安文博旅游市场的空白。
据悉,该项目将建设票证故事展、老课本博物馆、川剧博物馆、搪瓷博物馆、连环画博物馆、飞越巴蜀5D体验馆等10个主题展馆。此外,还将开发夜游博物馆聚落和文博新街等旅游新业态,引进一批高端民宿、首店品牌入驻,以博物馆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与故里旅游区及周边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相互呼应、联动发展,成为文旅、文博产业投资的热门之地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新打卡点。
再比如,目前正处于重点推进建设之中的沿口古镇文旅融合提升改造项目,将复原“一江一水一码头、五街八巷十六景”等景观,打造集“江边宴”“山里居”“民俗味”“古镇会”4大主题功能为一体的江湾湖畔文旅特色古镇,为广安擦亮“嘉陵江畔游”文旅新名片提供重要载体。
此外,为聚力“夜经济”、打造文旅“新夜态”,“千年渠江恋·广安不夜城”拟于1月23日开街,被誉为广安“太古里”的新晋网红地賨城里,则已于去年12月开始试航西溪河画舫夜游。同时,近年来广安还提档升级思源广场水景表演,开发渠江东门码头3D灯光秀、深广公园墙面灯光秀、嘉陵江光影秀、牌坊村音乐喷泉等一系列夜间观光体验。
通过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拓宽文旅市场空间、强化文旅品牌塑造,是近年来广安推动文旅市场发展的另一个有代表性的行动。如去年,广安就举办马拉松赛、嘉陵江龙舟赛、音乐节等文化活动300余场。同时,还密集举办各类文旅展会。仅拿去年6月来说:6月19日,四川省红色旅游工作推进会在广安召开;6月16日至18日,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安举行;6月10日,2024年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活动在广安举行……
从效果看,这些活动带来的“引流”效应可谓立竿见影:端午龙舟赛吸引20多万游客涌入广安、“巴蜀一家亲·自在广安行”川渝车友广安自驾游活动吸引自驾游客超10万人次、推出的5条研学旅游精品线万人次……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开辟更多的文旅新场景,并善于依靠大型活动来引流——广安文旅正在讲出越来越多的“新故事”。并且,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数据显示,2023年,广安全市31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11.76万人次、门票收入6174.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84%、111.11%;2024年,仅国庆假期,美嘉体育注册广安就累计接待游客33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旅游消费总收入22.75亿元、同比增长14.76%。
一个地方文旅市场的发展,既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将文旅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也离不开对外部机遇的敏锐抓取。
近年来,全国红色文旅市场迎来明显的爆发,从浙江到江西,从贵州到四川,不少地方的红色文旅景点都成为地方文旅市场的新“热点”。数据显示,美嘉体育注册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量2.83亿人次,同比增长11.1%,旅游收入为777.59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日益壮大。并且,红色文旅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有统计称,目前参与红色旅游的95后和00后游客占比已接近50%。此外,近年来对于红色文旅市场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在不断加大。
这一背景下,作为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故里”这一红色文旅金字招牌的广安,自然可以通过持续做响“小平故里行”,强化对文旅市场发展的综合牵引力。
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都市圈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
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成渝文旅市场在全国的存在感和热度也空前提升,特别是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之一,这也让广安等次级城市的文旅市场有了更高的“能见度”,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对广安来说,还有一层非常特殊的背景是,作为四川省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广安已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目前,广安正在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这将给文旅产业的跨区域协作和客源开拓,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根据统计,广安每年接待的超千万人次游客中,60%以上是重庆人。
随着重庆和广安在文旅发展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两地将在吸引游客、创新文旅业态等方面形成更强的相互“赋能”作用。如就在去年12月25日,重庆至广安红色旅游低空线路成功首飞,成为川渝地区首条载人红色旅游低空线年由文旅部、国家发改委、重庆市和四川省联合印发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 划》,明确提出将广安全域纳入大华蓥—明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协同发展区,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山地避暑等,也为广安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
对外交通通达度是影响一个地方文旅市场发展水平的基础性因素之一。作为对外交通“洼地”的广安,自设市以来就开启了“补短板”行动。目前的广安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并在2014年就开通了动车。但相对来说,这样的对外交通体系在今天并没有明显优势。
为谋求交通大突破,2022年以来,广安全面打响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计划三年内完成投资400亿元,基本形成同城融圈、链接双核、融通全国的“1+4+9+2”(1个机场、4条铁路、9条高速、2条水运通道)骨干通道网络,加快实现广安至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至成都1小时通达、至国内重要经济节点3小时到达目标,基本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和川东渝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广安即将迎来交通“大爆发”:2024年,广安机场预可研报告获批,成为省内同批次首个获批的支线机场。与此同时,西渝高铁广安段加快建设,广安距离“高铁时代”又近了一步。待西渝高铁开通后,广安到重庆主城区仅需要20多分钟,到西安近2小时,到北京也仅需6.5小时左右。
可以想象,当机场梦、高铁梦逐步实现,广安的文旅发展必将“如虎添翼”。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广安文旅发展可以期待的“后发优势”和“挖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广安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展现出的积极势头,也将为文旅市场的发展和城市魅力的增强,增添新的助力。
数据显示,2024年,广安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招大引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8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前三季度,广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排全省第6位,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
放在全国来看,当前广安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核心景区品质、深度游和过夜游等新产品新业态的供给,以及文旅公共服务的综合基础设施等,都还有待提升。但这座拥有具备竞争力的文旅IP和特色文旅资源,且正在持续推动文旅市场创新的内陆城市,有足够的信心将被更多游客“发现”并青睐。而相比一些天然自带光环的文旅大城,广安这样的“小城”拼文旅,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也将给更多的同类城市带来参考价值。